厦门卫视记者
郑华堃
我现在就是在同安电影博物馆
这是一家电影博物馆
而且是免费对市民群众开放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博物馆里
收藏着很多电影资料
还有非常传统的电影放映机器
这家博物馆的创始人廖老师
给我(们)介绍这些很特别的电影放映机
世界上第一代煤油灯手摇电影放映机
这台很古老
19世纪的电影放映机
现在还能使用
还没有电灯时
就利用煤油灯来做光源
同安电影博物馆创始人
廖水深
各种电影放映机
这些电影放映机的收藏者叫廖水深,对他来说电影放映机像他的老伙伴、老战友一般。
廖老说,从19岁起,他就在同安汀溪电影放映队工作,当时的任务是每天扛着200多斤的放映机、变压器和发电机,徒步十几公里,到汀溪乡的农村去放映电影。
厦门同安电影博物馆创始人 廖水深
当时农村山区 文化生活很少
我们到(那)农民都非常开心
电影当时是教育人 鼓舞人 鼓舞人心的那种
以前农村没有什么教育的方式
靠看电影 教育很多人
回忆起当时放电影的场景,廖老感触很深,他说当时为了能给村民们准时放电影,自己背着棉被到山里,时间迟了就睡在那儿,每个月有时只回家一趟。
厦门同安电影博物馆创始人 廖水深
以前放一部好电影
(对)放映员的要求是很高的
要非常负责任
无论从装片 开关 两机的配合
都要配合得很好
现在的电影机很先进了
一个放映员按一下开关
就可以从头播到尾
声音画面都很好
离开电影放映员的岗位之后,廖老也并没有离开电影行业,他来到电影公司工作,还自己钻研各种电影放映机技术,并且从工作第一天就开始做笔记,每天记录下放映的片名和观众人数,记录机器状况和维修心得,这个习惯他坚持了40多年,日积月累,这些宝贵的积累让廖老成为了福建省内极少数掌握放映机宽银幕镜头维修的专家。
廖老和电影、电影放映技术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对和电影有关的一切都十分热爱和珍视,在工作过程中他把退役的电影放映机都收藏起来,还在经常在二手市场寻“宝”,把一些老式的电影放映机都收购回来收藏。
2005年,廖老在威尼斯考察时参观了一家电影博物馆,深受触动,他也想让更多人看到自己的收藏。
厦门同安电影博物馆创始人 廖水深
因为现在的电影
没有生产胶片电影
时代已经过去
我把胶片电影时代的胶片 电影机 海报
来做博物馆
告诉大家现在的数字电影是怎么来的
让大家有个认识
我喜欢让大家都来参观
越多人来看越好
馆里还有各种制式的胶片电影放映机,可以匹配从8毫米到70毫米之间全部制式的胶片电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放映机最早产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至今还可使用。
电影放映机
博物馆里还展出了部分同安电影公司珍藏的电影海报。通过馆里的查询机,参观者可以看到上世纪二十年代至本世纪的4000多张原版海报。
电影海报
★来源:厦门卫视《新闻斗阵讲》栏目
✎ 撰稿:郑华堃
✎ 编辑:陈锦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