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产生原因是肾虚?怎样才能击退黑眼圈?

黑眼圈产生原因是肾虚?怎样才能击退黑眼圈?

01

瘀血阻滞型

【主证】睑周围皮肤青黑发黯,面黄肌瘦,或胸闷心悸、胸胁胀痛、肌肤甲错,妇女可有痛经闭经、经血色暗有块。舌紫暗有淤点或淤斑,脉涩或弦细。

瘀血内停型的黑眼圈是久病、大病后气虚的患者,二是生活压力大导致肝气郁滞的人。

肝主疏泄,肝气不疏,郁结于内,血行不畅,至瘀血内停,上浮于眼睑,眼睑、眼眶滞血不畅,出现青黑之象。

【治则】活血化淤通络。

02

痰湿阻络型

【主证】目胞周围皮肤青黑晦暗,眼睑虚浮,发沉珲睁,伴头身困重、倦怠乏力、胸痞多痰、纳呆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腻,脉滑。

明代著名医家孙一奎在其著作《赤水玄珠全集》云:“眼眶黑,主内有痰。”

肺脾气虚证,则津液运行和输送失常,水液内停,日积成痰浊,蓄于眼眶周围,阻滞了脉络,而致目周青黑,肺开窍于鼻,所以这种黑眼圈症状多见于各类鼻炎的患者。

其次,肝主疏泻,情志不畅,抑郁,肝气郁滞,久则伤脾土,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脾不能运化水湿,湿邪内停体内,上溢胞而出现秽浊青黑的症状。

【治则】健脾益气,除痰化湿。

03

肝肾阴虚型

【主证】胞睑周围青黑,头晕目眩,健忘失眠,耳鸣,咽干口燥,腰膝酸软,齿摇发落,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肝开窍于目,在色为青,肝经直接连于目。长期熬夜或失眠,耗伤阴血,气血肝阴虚,目失所养,肝的本色就暴露出来,眼周发青。

肾藏精,在色为黑。任脉从咽喉部上行,经过两面颊后到目眶下。

其精气通过对任脉的充养后,精气通过静脉上充于目。脑为肾中精髓汇聚而成,长时间用脑,会不断消耗精髓,最后造成肾虚。纵欲过度,造成肾精亏虚。肾阴虚失养,则本色浮现,黑于目周。

【治则】滋补肝肾。

改善黑眼圈

01

中药治疗

在中医来看,“黑眼圈”是一种症状,治疗应该针对身体的状况找合适的中医面诊,辩证论治,开出合适的方子治疗。

02

睡眠

如果真的有心完全跟黑眼圈说再见,还是要从调养自身出发。

在中医的概念中,黑眼圈的出现跟人体肾水上泛有关,而肾水上泛的直接原因,就是长期的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佳。

人体的气血每天晚上都会在睡眠时通过经络重新分布,晚上睡得好,第二天起床气色自然就好。在中医看来,“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眼睛不仅是灵魂的窗口,也是气色的集中体现。

再贵的眼霜,也只能作用于眼部的皮肤,对于身体的气血及神采束手无策。

03

饮食

①黄芪茯苓粥:黄芪20g,茯苓粉50g,橘红1Og,粳米5Og,大枣(去核)7枚。

适合:痰湿阻络型黑眼圈。

②胡桃粥:胡桃仁30g,粳米60g。

适合:肝肾阴虚型黑眼圈。

③香附桃仁粥:桃仁15g,香附30g,粳米50g,红糖30g。

适合:瘀血阻滞型黑眼圈。

此外,适当补充维他命C、A、E。如芝麻、花生、黄豆就含大量维生素A,对消除黑眼圈颇具功效。饮食中要多吸收蛋白质、脂肪、胺基酸及矿物质,多吃鸡蛋、瘦肉、豆制品等。这也是一种根治的方法,胜过多种产品。

04

穴位按摩

黑眼圈是因为血液循环不佳而造成的,穴位按摩有助于打通血脉。

方法:

在眼周皮肤上涂上眼部按摩霜或眼部营养霜;

用无名指按压童子廖(在眼尾处)、球后(下眼眶中外1/3处)、四白(下眼眶中内1/3处)、睛明(内眦角内上方)、鱼腰(眉正中)、迎香(鼻翼外侧),每个穴位按压3--5秒后放松,连续做10次。

用中指和无名指(中指放在上眼睑,无名指放在下眼睑)轻轻地由内眦向外眦轻拉按摩,连续10次。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尖轻弹眼周,3--5圈。

05

不同黑眼圈区别对待

水肿黑眼圈/青色黑眼圈

若是睡眠不足、眼睛疲劳产生的黑眼圈,冰敷效果好。

但如果时间更充裕一些,用热毛巾与冰毛巾交替敷眼睛10分钟以上,效果更佳。

这种做法对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眼下皮肤看上去甚至有些发青的黑眼圈也一样有效果。

茶色黑眼圈

截图来源| 人人视频

这类型的黑眼圈往往出现在熟龄女性身上,一般是由于过度揉搓眼周,导致皮肤自我保护角质层增厚,或者总是眼妆不卸干净就睡觉,产生的色素沉着。

像这种黑眼圈,应当有针对性地使用能促进肌肤代谢的维生素C衍生物的化妆水等护肤产品来化解。

黑色黑眼圈

截图来源| 人人视频

真正积重难返的黑色黑眼圈,又叫松弛型黑眼圈,也容易出现在熟龄女性身上,往往是因为年龄增长皮肤失去弹性,眼睛下方的脂肪堆积,形成阴影导致的。

要祛除这样的黑眼圈,可以经常做头皮按摩,促进头部整体的血液循环,也可以对额头做向上提拉皮肤的按摩,大约坚持两周以上可以看到效果。

不过,后面两种黑眼圈出现之后,上面这些做法也最多只能改善,无法完全杜绝了。

注:文章配图来自123rf.com.cn、588ku.com正版图片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