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释义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江风袅袅江月斜,一曲犹闻玉树花。
江风(江风)唐 崔颢 舟行入剡 地气秋仍湿,江风晚渐凉。唐 王昌龄 巴陵别刘处士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唐 杜甫 江梅 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唐 元稹 江陵三梦 其一 坐见天欲曙,江风吟树枝。唐 刘禹锡 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 旧房闭松月,远思吟江风。唐 李绅 溯西江 江风不定半晴阴,愁对花时尽日吟。唐 杜牧 晚泊 篷雨延乡梦,江风阻暮秋。唐 李商隐 赠刘司户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骈字类编》袅袅(褭嫋)niǎo niǎo亦作“裊嫋”。纤长柔美貌。 明 杨慎 《升庵诗话·余延寿折杨柳》:“大道连国门,东西种杨柳。葳蕤君不见,裊嫋垂来久。” ——《漢語大詞典》江月 jiāng yuè(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 梁 何逊 《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 张说 《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明 周致尧 《西津夜泊》诗:“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清 马士成 《虞美人·月下闻雁》词:“碧空江月明如昼,北雁征霜候。”(2).江中的月影。 唐 杜甫 《漫成》诗:“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宋 赵汝愚 《同林择之姚宏甫游鼓山》诗:“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清 许廷鑅 《湘帆图》诗:“醉来长啸 湘 云飞,一笑停帆弄江月。” ——《漢語大詞典》斜 xié《國語辭典》斜 [ xié ]形不正、倾侧。如:「斜角」、「斜坡」、「斜线」。宋·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词:「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动非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移动。《文选·贾谊·𫛳鸟赋》:「庚子日斜兮,𫛳集予舍。」唐·杜甫〈水槛遣兴〉诗二首之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名地名用字。常用于地势倾斜的地方。如:「玉钩斜」、「内人斜」、「陈陶斜」。斜 [ yé ]名终南山的山谷,在今大陆地区陕西省褒城县东北。《文选·班固·西都赋》:「右界褒斜,陇首之险。」李善注引《梁州记》曰:「万石城溯汉上七里有褒谷,南口曰褒,北口曰斜,长四百七十里。」斜 [ xiá ](一)之又音。一曲 yī qǔ(1).水流弯曲处。《诗·魏风·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传:“谓水曲流处。” 唐 刘禹锡 《送李尚书镇滑州》诗:“ 黄河 一曲当城下,緹骑千重照路傍。”(2).犹一弯。 刘半农 《游香山纪事诗》:“一曲横河水,风定波光静。”(3).犹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杨倞 注:“一曲,一端之曲説。” 汉 桓宽 《盐铁论·论邹》:“将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万方,犹无準平而欲知高下,无规矩而欲知之圆也。”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伦,推崇世教,小艺片言之善,偏长一曲之材,皆欲养成,未尝弃废。” 清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原善上》:“人虽得乎全,其间则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于一曲。”(4).犹一缕。 唐 张泌 《题华严寺木塔》诗:“一曲晚烟浮 渭水 ,半桥斜日照 咸阳 。”一首乐曲。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盃,弹琴一曲。”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颇通丝竹,弹得几曲琵琶,当此夜深孤闷之时,我试理一曲消遣咱!” 沈祖棻 《高阳台·访媚香楼遗址》词:“青山几点胭脂血,做千秋凄怨,一曲娇嬈。” 艾青 《向太阳》诗:“我的灵魂,不论白日和黑夜,永远的唱着一曲人类命运的悲歌。” ——《漢語大詞典》犹 ( 猶 ) yóu犹 [ yóu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豫〕迟疑不决。〔~疑〕迟疑。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闻 ( 聞 ) wén闻 [ wén ]听见:~诊。~听。~讯。博~强记。~过则喜。~鸡起舞(听到荒鸡鸣而起舞,喻志士及时奋发)。听见的事情,消息:新~。传~。见~。出名,有名望:~人。~达。名声:令~(好名声)。丑~。用鼻子嗅气味:你~~这是什么味儿?姓。玉树花(玉樹花)yù shù huā即《玉树后庭花》。 唐 胡曾 《陈宫》诗:“不知即入宫中井,犹自听吹‘玉树花’。” 明 刘基 《绝句漫兴》之二:“兔葵燕麦旧人家,曾唱 南朝 ‘玉树花’。”参见“ 玉树后庭花 ”。 ——《漢語大詞典》
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难免有误,仅供参考。